 |
单位简介 |
 |
> 单位概况 |
> 单位简介 |
|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位于素有“六朝胜地、十代都会”之称的古都南京,为省属县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建队初期曾获"国家功勋地质队"称号。单位下辖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苏省中成建设工程总公司,并在上海、江苏所属各地级市、云南、贵州、安徽、浙江等地设有分支机构。2011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江苏省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在我队成立,2013年成立江苏省地质隧道与地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并控股南京坤拓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2019年,组建成立南京市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预警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预警工程研究中心。 |
目前,我队在职职工近4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有80多人,注册岩土工程师11人,一、二级注册建造师、注册测绘师等近70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师20多人,拥有各类配套的岩土工程勘察、施工设备300多台套以及国内一流的岩土测试中心。现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水、工、环地质调查甲级,液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甲级,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甲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甲级、地质钻探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工程测绘甲级,地基与基础施工一级、深基坑工程监测能力一级,小型露采矿山矿产资源利用方案设计、开山采石矿山监理以及污染水体、场地修复乙级、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不动产测绘乙级,岩矿鉴定与测试乙级等多项资质。 |
建队六十年以来,一直以江苏为中心开展地质工作,寻找了三十八个矿种,其中石膏矿,凹凸棒粘土矿、蓝宝石矿、岩盐矿、芒硝矿等矿种为江苏省首次发现,填补了省内空白,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共探明了大、中、小型矿产地40处,提交已开采的矿产地20余处,可供开发的新矿产地30余处,提出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成矿远景区15处。 |
截至2020年5月,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积极有序开展南京市地质灾害“三查”等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工作,累计派出专家及技术人员4200余人次,完成近1200余点次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3000多份,其中一级评估600多份,提交地质灾害设计方案、勘查报告及矿山治理规划方案、压覆矿产调查报告、矿山监理报告等成果资料1000多份;提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6000多份,业务范围涉及民用建筑、工业厂房、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管道、水利、市政等多个领域,参与南京市江北国家新区、河西新区的规划勘察、南京紫峰大厦、南京世贸中心、江苏大剧院等多个标志性建筑的勘察任务,江苏省内及周边地区的桥梁、隧道、城市轨道勘察项目。 |
多年来,我队一贯遵循“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依据ISO9000国际标准精益求精做好每个项目,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上百个项目荣获部、省级优秀成果奖。队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中国百强地质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危机矿产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勘察设计优秀企业”,“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江苏省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几十项省、部级和相关组织颁发的荣誉称号。
|
|
|
|